7月18日,市委文明办联合市残联、人保莆田分公司、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等,在城厢区蓝色灯塔助残帮扶中心开展日行一善“爱特”文明实践暨第19次全国特奥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特殊青少年及其家庭送去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内容丰富,从运动场上的汗水与欢笑,到技能学习时的专注眼神,再到受赠机构的由衷感谢,一个个温馨的瞬间传递着关爱,以微小善举汇聚大爱共同打造温暖、和谐、文明新莆田。
康复体育残健融合:活力点燃自信笑容
此次活动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趣味性康复运动项目,充分发挥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力量,邀请莆田学院体育学院黄树勇教练及5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健身指导员志愿者进行专业指导。在跳绳场地边,一位参加活动的男孩起初有些拘谨,在大学生志愿者耐心、反复的示范和鼓励下,他逐渐放松,尝试挥动跳绳。当第一次成功完成连贯跳跃时,他脸上露出了腼腆却明亮的笑容,旁边的家长也欣慰地鼓起掌来。运动的活力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将科学专业的体育康复健身理念与方法融入特殊群体,让趣味性康复运动项目点亮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与快乐。
展开剩余70%才艺展示活力四射:传递特殊的阳刚风采
在蓝色灯塔老师的指导下,一群星青年用非洲鼓、架子鼓演奏欢快的音乐,那份专注与沉静深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观众,他们用自己的才艺表达出他们心中美好愿景,他们不一样的风采,展示特别的快乐,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非遗手工技能传承:巧手描绘斑斓世界
莆田城厢义工协会的非遗传承陈玉英老师团队为孤独症青年搭建技能平台,手把手教授掐丝珐琅手工制作技艺。工作台前,十几位星青年在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辅助下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上色,沿着图案轮廓一点点粘固。专注的神情、略显笨拙却无比认真的动作,让周围的人都屏息凝神。一位男孩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一片花瓣的勾勒,看着灯光下闪烁的线条,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活动为拓展孤独症群体的非遗手工就业技能培训、传承与从业路径提供了支持,也在他们心中描绘出色彩斑斓的可能性。
“无忧电工”技能促就业:点亮希望之光
莆田市残联与国网莆田供电公司联合推出“无忧电工”助残项目,通过电力志愿者现场推介该项目,通过电工技能培训来帮助特殊家庭拓宽“增技能、促就业”的帮扶路径,实用的技能与安全保障知识,为这些家庭点亮了一盏通向自立与希望的灯。参加活动的“电力义修哥”“无忧电工”志愿者还普及了家庭安全用电常识,并现场对用部分电线路进行维修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爱心捐赠助力机构:清凉传递社会暖流
“莆善情”“爱特”服务中心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协调爱心单位人保财险莆田分公司,向莆田市蓝色灯塔助残互助中心捐赠2台空调,改善其服务环境。当崭新的空调吹出的,蓝色灯塔的负责人和家长们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这真是雪中送炭!夏天训练室太闷热,孩子们容易烦躁。有了空调,环境舒适了,训练效果会更好,孩子们也能更安心地学习技能了。”负责人动情地说。这份及时的清凉,是爱心单位对互助中心实实在在的支持。
关爱孤独症儿童青少年成长是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明礼莆田 日行一善”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关注并加强孤独症群体的服务保障工作,发挥市残联“爱特”中心链接作用,联合爱心单位常态化开展帮扶活动,在提升服务功能、促进孤独症青年融入社会方面开展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将社会的关爱化作一幕幕具体可感的温暖画面,有效提升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与支持,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惠残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来源:中共莆田市委文明办北京配资之家网
发布于:北京市众和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